矿用光缆的维护周期是多长?
矿用光缆的维护周期需根据矿井环境、光缆类型、使用强度及安全规范综合确定,通常分为日常巡检、定期维护和特殊情况维护。
矿用光缆的维护周期需根据矿井环境、光缆类型、使用强度及安全规范综合确定,通常分为日常巡检、定期维护和特殊情况维护。以下是具体建议:
一、常规维护周期
日常巡检
频率:每周至少1次(高瓦斯、高湿度或易受机械损伤区域需加密至2-3次/周)。
内容:
检查光缆外观是否破损、挤压变形或腐蚀。
确认光缆悬挂固定点是否松动(如挂钩、卡扣)。
观察接地线是否锈蚀、断裂,接头密封是否完好。
定期专业检测
频率:每季度1次(雨季或雷暴频发区域建议缩短至每2个月1次)。
内容:
测试光缆传输性能(光衰、误码率)。
测量接地电阻(需≤5Ω,雷雨季节前必须复测)。
检查防爆接线盒、终端设备的密封性和绝缘性。
年度全面维护
频率:每年1次(可结合矿井停产检修期进行)。
内容:
清洁光缆表面煤尘、油污(避免腐蚀)。
更换老化接头、密封胶圈及破损铠装层。
全链路光功率测试及故障点定位(OTDR检测)。
二、特殊情况维护
灾变或事故后
井下发生爆炸、透水或塌方后,需立即对光缆路径进行排查,修复或更换受损部分。
极端天气影响
雷击、暴雨后需重点检查接地系统和光缆绝缘性能。
系统升级或改造
新增设备或调整网络拓扑时,需同步检查光缆负载及兼容性。
三、维护周期调整依据
环境因素:
高瓦斯、高湿度、强腐蚀性环境(如硫化氢矿井)需缩短周期至常规的50%。
采掘工作面等动态区域需随采掘进度实时调整检查频率。
光缆类型:
非金属光缆(如全介质ADSS)抗干扰强,但机械强度低,需加强悬挂点检查。
金属铠装光缆需重点防潮、防接地失效。
规范要求:
参考《煤矿安全规程》(AQ 1029-2019)及GB/T 51271-2017《煤炭工业通信系统设计规范》。
四、预防性维护的重要性
减少安全隐患:避免因接地失效、绝缘降低导致的电火花或通信中断。
延长寿命:矿井环境中光缆寿命通常为8-12年,定期维护可延长至15年以上。
成本控制:预防性维护成本仅为故障抢修的10%-20%。
建议结合矿井实际制定《光缆维护规程》,并通过数字化监测系统(如光纤测温、振动监测)实现智能预警,降低人工巡检压力。